这间炭厂俺已经听说很久了。也知道有很多摄友都曾经到过那儿拍摄。这炭厂好像无意间成为了摄影师的拍摄天堂,时不时都会从摄影论坛上看到很多作品的。
索尼这次主办的外拍可说是蛮大型的。本来只是开放给位于吉隆坡的索尼啊花摄友参加。但经不起北马啊花摄友半逼半求的要求,终于也开放给北马啊花摄友了。索尼是主办当局,免费提供交通和入门费。
(原来要进入炭厂要收费:每人RM 3.00!)
(炭厂老板真的很会做生意。)
据说,拍摄炭厂的最好时机要不就是很早,要不就要等旁晚的黄金时间。索尼当局选择了早晨,所以我们6点半就启程,到十八丁时也已经是8点多咯。


到了炭厂,我们几乎都同一个时间想到了一个问题:“现在差不多所有家庭都用煤气炉了,还有人在用炭烧饭么?我们哪来那么多红树来给他们烧啊?”
原来这些木炭,都不是内销。有70%的木炭都是出口到日本的。据说,这间炭厂在日据时期由日本人开发。日本投降后,由本地人接手经营。日本人认为十八丁出产的木炭品质都很好,所以离开大马后,他们还是向十八丁要木炭。

那么,红树呢?我们哪来这么多直径都很宽大的红树干?而且每一根都是那么的粗大结实!以前俺还是在建筑行业时,红树木桩是在沼泽地的最佳地基。只是,拿来的红木桩却小得可怜。


原来这些那么不起眼的木炭背后,有一个那么棒的故事。原来我们大马出产的木炭的品质可以美誉全球的。原来我也很多事情都不懂的⋯⋯
那么,从树干到木炭,要烘烤多久啊?

对,粗大的红树干是一根一根的抬入窑内的⋯⋯

也发现到,在这里工作的人们都是“老臣子”。

他自豪的解释,可以从他脸上看出一道光芒:俺可以很肯定的认为,他是敬业乐业的。

我问:木炭价钱好么?他说:还可以。以前的价钱好,一个窑可以赚很多钱。现在价钱都比较差了些。但还是好价。
我惊讶:这里这么多窑,全都是一个老板的么?他笑说不是不是,这里有很多老板呢!接着他说:虽然一个窑可以赚很多,但要起一个窑的成本也不低⋯⋯
原来看起来不起眼的木炭,也可以让某人成为富翁!


这位老妇很努力的包装着。我蹲下来慢慢看着她熟练的把一块一块木炭整齐的摆放在包装纸内,然后秤一秤。看看不够重,随手抓了一把木炭碎加入。够秤了,快手快脚的把包装纸绑好。
俺:“您好啊!这一包装要多重啊?”
她说:“4公斤。”然后她问:“你们从那里来?” “槟城。”
“哦,这里时常有很多人来看的。他们说这里很特别,所以时常都来看看拍照的。”
我问:“啊姨您在这里工作几年了?”
“几十年咯!以前年轻时我是在窑那边工作的。现在老了,顶不到窑的热,所以就换工作出来包装咯。里面太热了,我顶不顺了。而且现在这份工资也不多啦,几块钱可以给我吃就好咯。”
我说:“啊姨,您看起来还很壮啊!”(口是溜过油的啦~~呵呵)
她自豪的说:“我有内外孙共21个!” 吓得我差点把相机给丢了!
我说:“哗!!21个孙啊!” 她说:“是的。有的孙也要结婚了!”
我的嘴巴差点就合不来:“哗,您命真好啊!可以当太嬷了!”
她谦虚的说:“那里有?!也不是酱要工作!”
站在我旁边的一个摄友说:“您现在还能走动还能工作又有这么多子孙,真的很好命了!”
她笑笑不语。

天真的俺,还是相信前者的。毕竟和他们交谈时,可以看出他们的眼神都很真诚。
逛了一个早上,肚子也饿扁了。我们启程去吃听说还很出名的Mee Udang虾面了。经朋友的介绍,我们到了位于Kampung Menteri的Mee Udang Mak Jah吃虾面!
这档卖虾面的生意好得不得了!我们到时已经高朋满座咯!由于多人,我们就顺便的说大家都一样罢,不必等久久。面端出来了,看上去覆盖整个碗口的几乎都是虾!

算一算,有7只大虾!
价钱如何?
十八丁这一趟真的让我大开眼界。一个对我来说很不起眼的木炭背后原来隐藏着几个世界闻名的事迹。为了这趟摄影外出而必须很早很早的起身,看来时值得的啦~~呵呵
上了一课“火炭制作”,谢谢 :)
ReplyDelete历史起源原来是这样…真的是感谢你的分享!
ReplyDelete看完這篇,我也是大開眼界......
ReplyDelete還有,那個蝦麵太誘人了.....
以前住太平时,常常有去十八丁逛!
ReplyDelete但是,今天我才知道原来这些碳这么有价值哩!!!
(还以为是没落的行业,所以可怜到要收入门票,噗噗~)
听说那里的炭很好,原来是用红树。很好的分享!谢谢你!
ReplyDelete@莎莎妈咪 sab
ReplyDelete不客气~~
@Vincent Cho
这些历史,课本没有的。只有在他们的记忆内⋯⋯
不客气。:D
@JO
其实有很多东西都在我们身边等着我们去探索哦~~
这虾面,真的很好吃哦~~ ^^
@Sheue Li
嘿嘿,这可是赚大钱的生意啊,不会没落的啦~~
@Jasmin Houng
是的。据说,这里出产的木炭烧起来是无烟的。^^